荆江评论:每欲到荆州,活力扑面来
时间:2025-08-28 14:43:00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罗星航)8月27日,由中宣部组织的“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走进荆州,历史文化名城张开双臂,迎接来自中央主要媒体和地方媒体的记者朋友,实地体验荆州的深厚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态势、返乡创业模式、科技产业融合,为荆州发展加油鼓劲,为湖北挺起中部“硬脊梁”摇旗呐喊,让“活力中国”展现澎湃力量。
红色沃土,热辣滚烫。荆州以只争朝夕、筚路蓝缕的拼搏精神,发奋图强。不久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到荆州市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荆州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定信心,加压奋进,努力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不负众望,励精图治。荆州坚持以支点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整体提升,建设先行区、当好排头兵迈出坚实步伐。今年上半年,荆州交出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排名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二,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0%。荆州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第四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位居新京报主办的《新京报网红城市潜力榜50强(2025)》榜单第39位。以综合排名第一位列中小城市美食旅游榜(2025)湖北省首位……发展是硬道理,不进则退,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坚持做大规模、提升能级,加快迈入全国百强城市,全力打造全省科技创新协同区、江汉平原先进制造业中心、长江中游枢纽城市、美丽湖北的示范样板、全国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以高质量发展重振荆州雄风。
返乡创业,寻找家门口的致富密码。2025年新春第一会上,湖北提出以“支点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将返乡创业作为激活县域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乡情纽带、政策红利共同催动的返乡创业浪潮,激发荆州劳动者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让创业者“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荆州梳理形成“六贴一惠”返乡创业政策包,设立2亿元返乡创业引导基金,每年新增40亿元创业担保贷款。今年以来,全市新增返乡创业6194人、新办企业411家。荆州市连续三年“中国投资热点城市”,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和湖北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荆州经开区的岑晟返乡创业园,9.6万平方米的园区里,36家返乡企业生产红火。由楚商回归创办的湖北准视光学,工人们组装的光学镜片供应华为等企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园区毗邻的美的、恒隆等龙头企业,形成“15分钟产业配套圈”,将提供超1000个就业岗位。沙市码头返乡创业街占地975亩,吸引61家返乡企业入驻。
始终不忘乡音乡情,返乡创业回报故乡。散落在荆楚大地的创业项目,点亮劳动者的生活希望。这片热土,值得返乡者投资兴业、建功立业。随着返乡创业政策的持续落实落地,创业者更有“归属感”“获得感”“舒适感”,情回归、链回归、人回归、业回归的发展气场进一步强大。
科技与产业融合,提升创新策源力。培优锻强科技龙头企业,壮大高企培育后备库,打造区域创新策源强大主引擎。近年来,荆州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新平台提升工程、成果转化畅通工程、创新投入撬动工程、科技人才引领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等“六大工程”,全面提升创新策源力,推动荆州加快打造全省支点建设先行区。
科技引领,一批重点企业迅猛发力。今年,中石化四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175MPa压裂作业系统成功应用于西南、西北等主力油气区块,标志着压裂装备研发制造技术全球领先。作为全球功能性硅烷细分领域头部企业,江瀚新材全球市场占有率近20%,每两吨出口硅烷产品中就有一吨印着“江瀚制造”。松滋生产的桐馨吉他畅销全球。2019年10月,在首届“古典吉他手工制作(上海)比赛”中,桐馨乐器的传统复克琴荣获金奖。桐馨乐器精心打造每一把优质吉他,打磨、上漆、调音、包装,通过恒温恒湿环境控制和全流程手工制作,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吉他制作成精品,成为一张展示中国制造实力的文化名片。2024年,桐馨公司出口高端吉他1.2万把,其中顶级型号出厂价达6.98万元/把,产品远销欧美市场,该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创新企业”。靠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促进文化与产业高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
立足荆州产业基础,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升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让文化+科技+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在文旅体融合中寻找新突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活力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走进荆州,正值高温,不辞辛劳。探寻新时代发展内生动力,解码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密码。活力荆州,诗和远方同行,活力湖北,崛起中部脊梁,活力中国,江山壮丽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