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智变” 链上“蝶变” 广安市前锋区“织”出发展新景丨市州观察
时间:2025-09-07 17:01:00
川观新闻记者 罗海韵
近日,记者从广安市前锋区了解到,2025年上半年,前锋区纺织鞋服产业产值达38亿元,同比增长14.7%。
从2013年首批沿海转移企业落户前锋区开始,纺织鞋服产业在此扎根生长、日渐茁壮,产业总规模已达百亿元。日前,前锋区轻纺印染特色产业集群还入选“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剑指“川渝地区重要的轻纺鞋服面料智造基地”,升级之路上,前锋区纺织鞋服产业如何再跃升?
8月28日,俯拍前锋区轻纺工业园。丁彦博 摄
企业主动求“智变”
精准布局与数智赋能双轮驱动
8月28日,广安市前锋区轻纺工业园,四川俊乔针织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智能化电脑横机快速运转,毛纱运输机器人与人工协作精准衔接。
8月28日,四川俊乔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忙碌。受访者供图
今年以来,面对外贸环境急剧变化,俊乔针织积极转变经营思路。“一方面,巩固与原有品牌的合作,稳定外销渠道;另一方面,通过自有品牌‘俊乔’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俊乔针织董事长曾兰说,今年上半年,企业产值达7000万元,同比增长100%,产量达100万件。
主攻出口的“外贸老兵”——四川中亨鞋业有限公司也迅速调整市场策略。
一方面,将主要客户群体从美国转向欧洲。该公司总经理唐万雄说,截至8月,公司在德国、土耳其等地拿到的国际品牌订单排期已至年底。另一方面,该公司增设自营直播基地,尝试在国内市场打开销路。
战略转向与新市场开拓,离不开生产端“智改数转”提供的支撑。6月,俊乔针织三期智能工厂正式入驻园区,配备智能AGV(自动导引)等先进设备,搭建ERP管理系统,生产效率提升30%。
“智能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广安市福辉鞋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胡德军介绍,公司从2022年开始智能化改造,已引进110台智能设备,包括电脑针车、视觉自动喷墨划线机、架空吊篮输送线等,不仅提高产能,还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比如全生产线配备的自动切割机,将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生产线产量突破400万双,较改造前提升20%。
对四川三丰数智纺织有限公司来说,数字化创新更是引领企业破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该公司集纺织、印染、后整、销售于一体,也是前锋区纺织鞋服产业延链补链的关键落子。2017年以来,企业母公司投入资金打造ERP+MES系统,运用AI大脑自动配色和智慧染程技术,让新厂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8月27日,四川三丰数智纺织有限公司车间,工人正在赶制订单。丁彦博 摄
公司总经理熊小勇介绍,自6月中旬新厂试生产以来,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公司订单已超过500万米,日均发货量稳定在20万米以上。
政企协同谋“蝶变”
供需循环与要素优化筑牢根基
8月22日,广安市纺织鞋服产业“建圈强链”供需对接活动在前锋区举行。活动不仅在现场展示各种鞋服产品,还联动市内有需要的学校、企业、金融机构等,推动供需两端对接,实现资源配置和价值共创。
目前,前锋区已聚集纺织鞋服企业200余户,基本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纺织鞋服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日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四川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共有35个产业集群入选。广安有3个产业集群上榜,前锋区轻纺印染特色产业集群就位列其中。
但在市场环境急剧变化的当下,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仍是不小的难题。在供需对接活动上,企业代表提出问题,部门单位分析对策。
服务供应方面,如何进一步畅通供需“内循环”?广安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市将推动产业链企业组建专业销售团队,深入市场调研,精准匹配客户需求,推行柔性供应体系。
对保障产业要素,前锋区也有初步谋划,要聚焦企业发展痛点,精准补齐配套短板。
例如针对轻纺企业缺少蒸汽供应的问题,前锋区引进华塑生态热能蒸汽动力项目。该项目由苏州华塑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原材料为农林业和部分工业企业的生物质废料,既可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又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目前锅炉房正开展基础建设,园区内已订购一台锅炉设备。”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前锋园区党工委副书记谈博说。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亿元以上,年税收200万元以上,保障前锋园区集中供热供汽需求,满足周边轻纺企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