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拉美|遇见里约热内卢
时间:2025-07-16 02:16:00

新华社记者王天聪主笔
里约的山

里约的山沉默不语,却从未缺席。这些山总是冷静、古老、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人间。科科瓦多山上的云雾层层叠叠,糖面包山孤独挺立在海湾尽头,缆车划过天际,提供了俯瞰城市的绝佳视野。

城市与山共处,彼此之间没有界限。社区顺着山坡生长,高楼在山脚排布。桑巴、风声和喧嚣交织成一种独特的节奏。即便是最繁华的街道,也时常能在拐角看见一座山头,提醒人们这座城市从不是一块被彻底征服的平地。

里约的海

海是里约人的邻居。清晨,骑着自行车的人从海边呼啸而过,像是在和大海打招呼。正午,撑着彩色阳伞的人们涌向沙滩,一场场小型聚会在细沙中展开。傍晚,老人牵着孩子走入浪花,一起面对广阔无垠的南大西洋。

这里的海不仅是旅游名片,更是这座城市日常的一部分。你看不出海滩的人们是在度假与否,他们倒像是回到了熟悉的客厅。

太阳升起又落下,浪一波波地涌来又退去,他们便在这起伏中生活、生长、欢笑、老去。里约人是海的精灵,性情像海一样热烈,奔放,有时暴躁,也从不隐藏自己的温柔。

里约旧城的历史回响

里约热内卢市中心是巴西历史演进的重要见证地。作为殖民时期的行政中枢、帝国时代的皇城与共和国初期的政治核心,这里保留了大量见证不同时代变迁的地标性建筑。在高楼林立的新兴街区之间,市政大楼、拉帕拱桥、圣塞巴斯蒂昂大教堂等构成一幅多元融合的城市风貌画卷,诉说着葡萄牙殖民、独立建国以及现代化进程交织的历史。

步入市中心,仿佛进入一座开放的城市博物馆。里约市议会大楼、国家图书馆和市立剧院等19世纪建筑群沿广场排列,延续着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恢弘气派;皇家葡文图书馆的彩绘玻璃和雕刻书架,则折射出昔日皇室对文学与知识的推崇。有轨电车缓缓驶过,连接着旧时与当下,营造出历史与现代交织的城市节奏。

足球之城

在里约热内卢,足球远不止是一项竞技运动,它是这座城市跳动的心脏,是市民情感的出口,是世代延续的文化血脉。它是一种语言、一种信仰、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它穿越贫富、打破阶层界限,把城市的灵魂紧紧凝聚在一起。从马拉卡纳球场的轰鸣呐喊,到伊帕内玛海滩落日下少年飞身的剪影,足球无处不在,融入城市的空气中。对里约人而言,足球不仅能点燃激情,更是一种自我表达与身份认同的方式。

每逢重要比赛,无论是巴西国家队迎战老对手阿根廷,还是本地豪门弗鲁米嫩塞与弗拉门戈的德比大战,马拉卡纳球场内外都聚集着万人欢呼的人海。身披队服的球迷高唱队歌,挥舞旗帜,喊出每一个名字与口号,那不仅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一种与城市、与他人连接的仪式感。在这里,足球是一场集体情绪的释放,是全城共振的节奏。

赛后,胜利的喜悦不止属于场上的球员,更属于看台上每一个泪流满面的人。奖杯、高举的奖牌、亲人的拥抱,构成了最动人的画面。这些珍贵瞬间被世代铭记,成为家庭相册的一部分,也成为球迷人生叙事的一章。

而在城市的边缘与海滩,足球的另一面则更加平民化而真挚。孩子们在沙滩上踢球直到天黑,青年们在陋巷中模拟世界杯进球时刻。即使没有专业草坪和灯光,他们依旧梦想着穿上象征荣誉的黄绿球衣。这种源自街头的热情正是巴西足球辉煌的起点,也是其最本质的魅力所在。
贫民社区里的生活节奏

在葡萄牙语中,“favela”指的是城市中那些沿山而建、房屋密集、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居民区。这个词最早源自一种生长在巴西东北部的灌木植物,也象征着这些社区从荒地中生长出来的坚韧。但现实中,它常常背负负面标签,与贫穷、暴力、毒品交易划上等号。然而,真实的贫民社区远不止如此。

在里约,贫民社区往往依山而建、色彩斑斓、层叠交错。每天,数十万人从这里早早出发,有的在市中心做清洁工,有的在海滩当救生员、摊贩或厨师,还有的在快递平台中打拼。他们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在地理和社会结构上被边缘化。尽管房屋结构简陋,电线交错如蛛网,但人们用鲜艳的涂鸦、天台花盆和自己修建的阳台,为生活增添一丝温度。

在这样的社区里,生活并不容易,但人们依旧怀抱希望,努力为家人创造更好的未来。他们用双手搭建屋顶、粉刷墙面,用歌声、节奏和笑声填满狭小空间。尽管资源有限、道路崎岖,但这里同样孕育着丰富的文化表达和朴实的人情温度。走进这些社区,不是为了窥探贫困,而是为了看见一群普通人如何在现实中扎根、生长、闪光。城市的面貌从不只有高楼林立,它也存在于山脚下一盏亮着的灯光、一段旋转的舞步中。

人生本就是一次没有特意安排路线的行走,是驻足、抬头、转身之间的随手记录。我用镜头和文字,描摹眼中真实的里约热内卢——那里的山与海、街心与人群、球场与贫民窟,并不总是明亮整洁,却始终充满张力和生命的质感。在纷繁复杂的城市肌理中,既有热烈的欢呼,也有日常的坚持,所有光影与叙事,都在告诉我们: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或许不是抵达某个景点,而是去靠近生活本身。
统筹:李木子
记者:王天聪
栏目主编:戴天放
新华社世界故事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拉美总分社 联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