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人:品牌化与去品牌化的探索之路
时间:2025-04-22 09:22:00
【消费品市场的品牌化与去品牌化趋势探讨】 欧美消费趋势呈现“去品牌化”,产品品牌向渠道品牌过渡。中国主流是“品牌化”,但消费品品牌集中度提升的同时,潜藏着集中度下降的暗流。
南极电商元旦后的两个跌停引发“体外循环造假”旧闻,真正影响其投资价值的是商业模式争议,特别是贴牌模式、跨品类经营和渠道流量红利等底层逻辑是否被破坏。
品牌对消费者有提供信任、提供识别、提供调性三大作用,对厂商而言主要是提供溢价。但消费者对高性价比的追求,与企业的品牌溢价要求相冲突。
网购时代,新品牌通过开发极具性价比的商品活动促销或私域流量“种草”,从“购买→认知”,解决“识别价值”问题,成本小于传统品牌,是去“品牌溢价”的第一步。
渠道品牌如沃尔玛、Costco等,以性价比著称,进一步去“品牌溢价”。南极人从产品到渠道,先在一个品类建立知名度再进入其他品类,是去“品牌溢价”的第二步,小米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未来的品牌应具备低毛利、跨品类、专业品类品牌少且有调性等特性。品牌只是工业化时代解决消费者信任成本的手段,“去品牌化”是未来大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