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IPO|靠46名员工年撬动11亿元营收,谋求上市的椰子水if能让投资者放心吗?
时间:2025-04-15 18:42:00

近日,椰子水品牌if母公司IFBH Limited(下称“IFBH”)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年收入超11亿元的饮料企业采取极致轻资产模式,没有自有工厂和仓库,生产、物流及销售均依赖第三方合作。截至2024年底,公司仅有46名雇员支撑业务运营。尽管其在中国椰子水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轻资产模式下的供应链依赖、团队规模局限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或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
中国市场贡献超九成
IFBH于2013年创立了椰子水品牌,2017年正式打入中国市场。IFBH的招股书显示,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8744.2万美元、1.58亿美元,实现净利润1675.4万美元、3331.6万美元,净利率分别为19.2%、21.1%。
IFBH称,报告期内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努力渗透中国内地市场,导致椰子水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量增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IFBH存在明显的过度依赖中国市场及产品结构单一的发展局限性。

来源:公司招股书
作为一家泰国企业,2024年IFBH九成以上的收入均来自中国内地市场。招股书显示,2024年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达到1.46亿美元,约合10.69亿元人民币,营收占比高达92.4%。同期,IFBH在中国香港市场的收入同比增加46%至720万美元,占比为4.6%。

来源:公司招股书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较为依赖椰子水这款大单品。2023年及2024年,椰子水为公司贡献了93.8%、95.6%的收入,占比较大。尽管公司还在2020年开发出植物基零食,几年后又开发并推出Innococo品牌,用于销售其他椰青类饮品,但其他饮料、植物基零食的营收占比依然很低。
为了在中国拓展市场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公司邀请肖战、赵露思担任品牌代言人,并与KOL合作,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扩大品牌声势,同时还通过与知名本土及国际品牌、零售商跨界合作,来提升品牌曝光度与市场渗透率。
由于在各种渠道及平台上加大广告投放,公司的营销开支也由2023年的370万美元增加100.8%至2024年的740万美元。
代工模式存在隐忧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末,IFBH仅有46名全职员工,在泰国的43名员工中有20人做销售及营销工作,仅有5人从事研究与开发,仓配6人,财务及人力行政12人,另有3人在新加坡从事财务及人力行政工作。

来源:公司招股书
靠46名员工一年卖出11亿,听起来很难实现,但IFBH的轻资产模式使其成为了现实。
IFBH的轻资产业务模式是指通过代工厂商负责制造、第三方物流供货商负责运输、第三方分销商负责销售与配送。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轻资产业务模式为其竞争优势之一,但劣势也非常明显。过分依赖代工厂及少数大客户,会削弱总部对品牌的整体把控力,难以适时发现品牌风险。
数据显示,2023年及2024年,IFBH向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分别占同期采购总额的92.3%、96.9%。一旦代工厂商生产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IFBH不能及时发现,会大大损害品牌形象和产品销售。
IFBH亦在招股书中提到“少数主要分销合作伙伴占我们收入的绝大部分”这一风险因素。IFBH称,“鉴于我们的业务模式,我们很大一部分收益将继续倚赖分销商及其业务表现。我们的产品需求出现任何重大下降、现有合约不续期或该等客户不再下达采购订单,不论出于价格和盈利预期变化、竞争条件、财务困难或其他原因,均可能对我们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挑战与隐忧:IFBH的扩张困局
另一方面,IFBH还存有供应链依赖与原料价格波动风险。据了解,IFBH的椰子水原料完全依赖泰国供应商,而近年来东南亚高温干旱导致椰子减产,2024年椰青价格涨幅超70%。尽管计划引入多国供应商以降低风险,但短期内供应链稳定性仍存隐患。

IFBH椰子水产品。来源:公司招股书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指出,“东南亚的椰子由于地理位置、日照和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相较于海南椰子,其品质更为优越,但价格也相对较高。因此,从整体来看,当前中国市场上的椰子水产品中,掺假现象普遍存在,包括兑水和添加香精等情况较为常见。” 随着椰子水市场的迅速扩张,中国椰子水市场整体呈现混乱状态。部分产品被指为添加剂勾兑的糖水,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对整个行业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IFBH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冲击。外资品牌如Vita Coco加速渗透中国市场,本土品牌如春光、娃哈哈、统一等也纷纷入局,新锐品牌如菲诺、可可满分等迅速崛起,这些都让IFBH在中国内地的市占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数据显示,即饮果汁中椰子水的市场份额中,以品牌维度划分,2023年第一季度时if椰子水在中国内地的市占率为47.48%,至2024年第一季度,市占率攀升至55.53%的高峰。但从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if椰子水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下降,至2024年第四季度已经降至30.33%。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if椰子水的市场份额为36.42%。
与此同时,椰子水市场也陷入了价格战。过去两年,椰子水的均价呈现下降趋势,由2023年一季度的每百毫升1.91元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6元,降幅达23.5%。相比之下,if品牌的均价降幅仅为9.6%,其售价仍高于许多竞争对手。

盒马1升装自有品牌椰子水标价9.9元;4瓶1升装if椰子水标价56.9元,合14.2元/瓶
在线上平台,记者发现盒马鲜生1升装自有品牌椰子水标价9.9元;美团等本地生活平台上,多个1升装产品普遍定价10元左右;一些电商平台上,1L装进口椰子水价格甚至已被压到了7.5元。相比之下,1升if椰子水在某电商平台的售价约为14元,明显高于其他品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依托国人对椰子水的刚需,if近几年进入高速发展、增长、扩容的节点。整体来看,产品力造就了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未来整个中国椰子水品类还会持续扩容,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椰子水存在很多乱象,如何破解这个乱象,是未来品牌需要解决的”。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赵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