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和姐”赖艳红:用法律温度化解家庭矛盾 以人文关怀点亮婚姻希望
时间:2025-09-02 09:41:00


在温馨的婚调室里,总有一个身影在忙碌,她不是在和纠纷当事人接打电话沟通,就是在现场组织调解,作为一名婚调工作者,她总会得到一声又一声真诚的“感谢”,她就是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赖艳红。

“叮铃铃铃……”,随着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赖艳红急忙放下手中的事情接起,因为她知道,每一个拨通的电话里都承载着一份信任和希望,电话那头,一位年轻女性,哽咽的声音传过来,赖艳红隔着电话听了一个小时,经过了解,王女士和李先生于三年前结婚,婚后一年,李先生渐渐沉迷于游戏,对家里的大事小情不闻不问,通宵打游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对于之前承诺的事情久久不能兑现,这令王女士非常困扰。有一次因为家里水管维修的问题,二人矛盾升级,因觉得王女士唠叨,李先生辱骂了王女士而且差点动手打她,现在二人沟通无果,想寻求婚调员的帮助。
“既然打来电话,就是对婚姻关系还抱有希望”,赖艳红心想,婚姻不是儿戏,调解也不是和稀泥,在调解过程中一定不能偏袒任何一方,首先要厘清全貌,才能找到矛盾背后的“症结”。通过对王女士的耐心安抚,王女士的情绪平静了很多。
赖艳红紧接着拨通了在外地工作的李先生的电话,李先生也是满腹牢骚,对于妻子的琐碎要求很是不满,赖艳红并没有急于评判,对他说:“她唠叨的背后,是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对你的要求也是基于想由你们两个共同的努力和付出来打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尤其是你们现在有了孩子,一个父母共同用心搭建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来说是一份非常宝贵的人生礼物!”此时李先生的情绪也不那么激动了,赖艳红顺势共情,肯定了他工作的辛苦和对家庭经济的支撑,经过耐心讲解,明确告知他一旦动手被认定为家暴,将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经过讲法律讲感情讲道理,李先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愿意向妻子真诚道歉。
最终,赖艳红建议二人根据自己的时间制定一份家务分工表,并每天留出沟通时间,促进感情的修复。一个月后,王女士来电,没有了哽咽和唉声叹气,在轻松地交谈后,赖艳红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在从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以来,赖艳红不断对工作复盘,改进工作方法,寻找各种学习机会提升调解技巧,她深知,很多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夫妻二人不能共情,换位思考的“共情法”对调解员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调解技能,先倾听安抚,再换位共情,最后用暖心搭建桥梁,让夫妻二人能携手共行,这一直是赖艳红追求的目标,看着一对对夫妻和好如初,赖艳红的疲惫一扫而光,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默默前行。
康巴什区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滨河街道康巴什区法院1楼101室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权益部
编辑:王娇供稿:孙娟
审核:赵琳
声明: 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