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昆明筑牢劳动者权益“保护网”

时间:2025-05-08 07:40:00

掌上春城讯记者近日在采访时了解到,近年来,昆明市多部门持续协同联动,从源头预防到纠纷化解,从普法宣传到法律援助,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劳动者权益保护体系。

机制创新

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2025年1月,五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接到王某等4名工人求助,反映其在某改造项目的务工工资长期未结。由于总包单位与劳务公司存在工程款纠纷,工人工资迟迟无法发放。人社部门立即启动立案程序,当天协调三方会谈并成功促使总包单位先行垫付3万元。春节过后,五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持续追踪案件进展,督促劳务公司核验工资、签字确认,最终足额支付剩余工资7.18万元。

在另一起案件中,五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仅接到1名工人投诉,便以“大数据+铁脚板”的模式主动延伸排查。借助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12345”政务热线、网络舆情等多渠道收集信息,同时深入现场走访、查阅工资台账与合同资料,最终确认共有13名工人被重庆某分包公司拖欠工资80200元。在多次释法说理与行政督促下,企业最终通过网银转账将全部工资发放到位。从“1人反映”到“13人维权”,五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用行动诠释了“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

这些都是昆明市坚持问题导向、迅速响应,用一件件暖心实事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缩影。

劳动争议纠纷的化解需要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工作合力。2025年4月17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会同省总工会、省人民检察院、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司法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五方协作联动共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工作情况,并发布涉及职工休息休假、工伤赔偿、劳动报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10个典型案例。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云南各级法院已引入136个工会调解组织,邀请724名特邀调解员参与。2023年和2024年,共委托工会组织在线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6627件,调解成功21932件,调解成功率为82.37%。此外,法院和工会还共同推进 “一函两书” 工作,为工会工作提供专业法律论证咨询服务。

同时,云南各级法院进一步延伸司法职能,联合同级检察、人社、司法行政、工会、工商联、律师协会等相关部门,深入当地企业开展法治讲座。活动现场,工作人员不仅发放用工风险提示、用工法律体检自查表等资料,还为企业提供用工咨询、风险评估以及出具法律意见等专业服务,督促指导企业依法依规运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23年至2024年,云南法院共向用人单位、行业协会、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45份,这些建议书聚焦劳动纠纷化解中的痛点堵点问题,为源头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服务下沉

普法宣传与法律援助“双轮驱动”

要让劳动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首先要让他们知法懂法。昆明市将普法宣传与法律援助有机结合,通过多种创新形式,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各级部门积极探索新颖的宣传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法活动。

五华区人民法院印制《劳动争议诉讼实务问答》宣传手册,以卡通形象“法官”伍小天和法小萌为主角,围绕劳动争议中常见的5类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劳动者答疑解惑,普及相关法律规定。

盘龙区人民检察院创新推出“检察护薪维权卡”,为农民工群体提供实用的“维权宝典”,通过一张通俗易懂的卡片,为农民工筑起一道坚固的法律防线,让这张卡片成为农民工外出务工的 “护身法宝”。

禄劝县司法局将劳动者权益保护宣传与国家安全教育紧密结合,组织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安心行动”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国家安全相关知识及劳动者权益保护与国家安全的内在联系等内容。

在女职工权益保护方面,云南省女子普法宣讲团走进企业开展专题宣讲,为富民县“产改”工作重点单位、重点企业、“产改”扩面企业负责人和昆明市鼎承科技公司的女职工详细解读《云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从女职工在招聘、录用过程中的平等就业权,到经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的特殊劳动保护,再到女职工享有的生育医疗、生育津贴等待遇,以及用人单位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等,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

昆明市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服务下沉基层,增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劳动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提升了昆明市的社会治理水平和法治化水平。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唐丽 通讯员:胡曼迪

责编:赵萍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