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楹联邂逅绿茵 南京地铁“苏超文创”专列启动

时间:2025-08-14 09:34:00

在苏超开赛100天到来之际,南京地铁“苏超文创”专列正式发车,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这趟专列不仅承载着乘客的出行需求,更化身为一列流动的“诗意长廊”,将书法艺术、楹联文化、非遗技艺与数字科技巧妙融合,让乘客在旅途中感受江南文脉的深厚底蕴与现代创新的蓬勃活力。

此次“苏超文创”专列的推出,源于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文联主办,江苏省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楹联研究会、江南时报社联合承办的“挥毫助威·楹联进苏超”活动。而南京地铁集团与南京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使这一文化IP得以在城市动脉中流动传播。

让楹联走进寻常百姓

8月12日傍晚5点57分,南京地铁4号线龙江站迎来了一辆紫色的“苏超文创”专列。随着列车缓缓进站,乘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车厢内这场独特的文化邂逅。

步入“苏超楹联”专列,一副副笔走龙蛇、墨韵飞扬的楹联映入眼帘。这些楹联均为苏超量身定制,每一副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匠心独运。方寸之间,不仅蕴含着千年的文化底蕴,更是江南才情与书法艺术的璀璨绽放。乘客王先生赞叹:“这些楹联既有对球队的深情祝福,又饱含足球精神的文化诠释,让人耳目一新。”

其中,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魏艳鸣创作的“足底争辉,江鼓铿铿激虎跃;球心聚力,苏潮滚滚助龙腾”尤为引人注目。这副楹联别出心裁地将“苏超”赛事与地域文化精神完美融合,由江苏省文联主席、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长章剑华用草书呈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谢少承则提笔书写了江苏省诗词协会副会长杨学军创作的“场上南哥,哨音报捷三分定;屏前大众,心梦如球一样圆”,这副楹联既幽默风趣又意境深远,将赛场激情与百姓生活巧妙勾连。

据了解,“挥毫助威·楹联进苏超”活动以“足球激情+地域文化”为主题,自启动以来,便得到了全省文化名家和楹联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活动全面征集“苏超”楹联,并邀请书法家以不同书体进行书写,旨在以地域书法IP激活球迷文化认同,打造更具文化内涵的“苏超”,让楹联笔墨为绿茵场的热情助力添彩。

参与此次楹联创作和书写的人员,既有来自江苏省书协、13市书协的书法家,也有来自江苏各地的10至16岁青少年书法新苗。他们创作的作品不仅让“苏超”更具文化范,也让楹联文化更加贴近民众,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让书香传递体育精神

车厢内,《苏超来了》新书海报格外醒目。这部由新华日报社与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手打造的全景纪实文学,从策划到出版仅用30天,创造了传媒界的“苏超速度”。书中通过516名球员的真实故事,记录江苏13城独特的足球文化、美食梗图中的赛场幽默、“散装江苏”背后的团结密码,以鲜活细节编织出一部烟火气十足的足球史诗。

“这张海报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乘客李先生兴奋地说,“作为资深球迷,我见证了苏超从无到有的全过程。真没想到短短30天就能把这么多动人的故事结集成书,这效率简直和赛场上的快攻一样漂亮!这趟地铁不仅载人,更载着属于我们江苏人的足球魂。”

除了精彩的楹联展示和新书海报,传统技艺也在此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源自南京金线金箔总厂的国家级非遗“南京金箔锻制技艺”,以别出心裁的形式与乘客相遇。那些由厚度仅0.1微米的金箔精心打造的作品,让厚重的非遗作品挣脱了“老古董”的刻板印象,以轻盈灵动的姿态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紫砂元宇宙,则为这场文化之旅增添了几分互动的乐趣。乘客只需扫描车厢内的二维码,便能体验“抟泥制壶”的全过程。乘客王女士笑着告诉记者:“没想到坐地铁还能亲手‘做’一把紫砂壶,传统工艺撞上现代科技,既接地气又让人眼前一亮,太有意思了!”

让赛事增添文化魅力

“此次活动为‘苏超’再添一把文化之‘火’!活动在为‘苏超’助力助威的同时赋予其更深刻的意义。”章剑华感叹。

“以楹联写足球写体育,写江苏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风情风物,再将楹联的内容以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相得益彰。楹联与书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的融合,能够以‘文字艺术+视觉艺术’的双重魅力提升‘苏超’赛事的文化附加值。”魏艳鸣说。她强调,此举也突破了传统体育报道的框架。将球队精神、球员风采转化为楹联书法内容,既能让人们在楹联书法中感受到体育精神,引发本土球迷情感共鸣,又能让群众更加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同时也拓展了报道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形成长效影响。

“让楹联、书法等传统文化融入‘苏超’,也促进了传统文化更好地跃入寻常百姓的生活视野。”谢少承认为,体育的终极魅力,不仅在于定格胜负的一瞬,也在于它如圆球般凝聚千万人共同心跳的力量,让江苏不同城市的梦想在碰撞中彼此照亮、共同圆满。杨学军评价道:“楹联与足球相结合,是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它调动了楹联的长处,用短短十几个字就把赛事的激烈、球队的风采以及球迷的热情生动展现出来,使赛事的意义得到形象而深刻的表达,这是一般‘玩梗’所无法达到的文化高度。”

从墨香四溢的楹联书法,到金光熠熠的非遗金箔;从指尖触达的紫砂元宇宙,到VR沉浸式体验的明孝陵盛景……这趟列车以最江南的风情和创新的表达形式,将传统与现代完美串联。正如一位球迷乘客所说:“看球赛是激情,赏楹联是雅趣,这趟地铁让两者完美结合,真是妙不可言!”

8月17日,南京队将在主场迎战盐城队,而这一天恰逢“苏超”开赛100天。比赛当天,南京地铁2号线“苏超摄影”专列将正式上线,多位摄影师镜头下的“苏超”精彩瞬间将在列车上集中展示。届时,《江南时报》打造的“双苏超”文化专列(文创专列与摄影专列)将联袂运行,与市民和球迷们共庆这一特别时刻。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文 袁宇韬/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