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粮仓”生产忙,长岛大钦岛乡上演“海上秋耕”景象
时间:2025-08-10 08:41:00
秋风一起,长岛大钦岛的“蓝色粮仓”更加热闹。
放眼望去,广袤的海田上渔船穿梭,彩石滩头人影忙碌,阳光给晒场的渔民镀上金边。割海带、晒海带、投放鱼苗、虾夷贝分苗、采捕海胆……万顷碧波之上,上演着一幕幕热气腾腾的“海上秋耕”景象。
从5月份到8月份,收海带就成了大钦岛最响亮的号子。渔船在一道道“田垄”间穿行,铺开的条条海带像飘舞的彩绸,工人们加班加点地分拣……蓝天碧海成了大舞台,从早到晚讲述着海岛人勤劳致富的坚定与执着。今年,大钦岛乡海带养殖面积达1.3万亩,采收已进入尾声,预计加工干海带2.5万余吨,实现经济价值达2亿元。
这个夏天,大钦岛的海上养殖区又增添了“新成员”,“蓝色粮仓”再添特色优质品种。30余万尾绿鳍马面鲀在这里“入海安家”。南村6个闲置网箱如今有了大用处,成群的绿鳍马面鲀游至水面抢食虾米制成的饵料,场面蔚为壮观。
一年一度的虾夷贝分苗和收获季,紧跟着海带丰收的步伐来临。小浩村和北村养殖场的80余名工人一边忙着分苗“搬家”,一边熟练地收获虾夷贝。这些小小的贝苗,经过清洗、分拣、筛选、装袋,再挂到海区放养,期待来年夏天有个好收成。
码头上更是热闹。吊车稳稳当当地将一笼笼新鲜出海的虾夷贝吊放在各分拣区,伴随着清脆的“哗哗”声,工人们忙得脚不沾地:搬运、冲洗、分拣、打包,个个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大钦岛的虾夷贝个大肉厚、品质上乘,深受收购商和消费者青睐,预计全乡今年可销售虾夷贝成贝9000笼。
立秋前后,也是“海底软黄金”野生海胆肥美的季节。靠着冷链运输的翅膀,这些鲜甜的海胆第二天就能“飞”上全国各大城市的餐桌。“好水才能养出好海胆”,海胆收购商刘裕豪对大钦岛的紫海胆赞不绝口,“我干了20多年的海胆买卖,大钦岛的海胆特别好,海胆吃海藻,大钦岛的海带好,海胆吃得饱,自然长得肥。”
大钦岛坐拥14.94公里海岸线,周围海域海流通畅,水质清澈,水产品资源丰富。近年来,大钦岛乡积极推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根据市场行情和客户需求,引进了产量高、品质优、见效快的小规格虹鳟鱼、绿鳍马面鲀等特色优质品种,并对水产养殖进行科技赋能、增加投入,不仅以“大渔带小渔”模式为闲置网箱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海岛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开辟了新空间。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王烨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