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追光记丨访加林娜·库利科娃:我一辈子和中国在一起

时间:2025-05-06 21:00:00

文/董光强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近日,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国际传播中心联合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举办的“不能忘却的纪念——中俄(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莫斯科举行。

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加林娜·库利科娃女士现场致辞,并接受了闪电新闻·山东国际传播中心记者的独家视频专访。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参赞、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封立涛(左六),俄中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加林娜·库利科娃女士(左七)等来自中俄两国政界、文化界、学界、媒体、民间机构的嘉宾及青年代表参加图片展

01/图片展让历史照鉴未来

加林娜·库利科娃生于1935年2月,1957年参与创建苏中友协(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的前身),1960年进入苏联对外友协开始职业生涯。2003年至今,任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多年来,她矢志不渝推动中俄友好事业,致力于促进两国民间友好交往。2019年,习近平主席亲自授予加林娜·库利科娃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她成为继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俄罗斯人。

在中俄(苏)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开幕前一个小时,加林娜·库利科娃便早早地来到现场,为活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加林娜·库利科娃说,此次图片展体现出独特的叙事视角,既展现了中国战场的壮烈篇章,又同步呈现出俄罗斯战场的震撼场景。“中国抗战始于1931年,早于1941年爆发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东西方战场的浴血奋战共同铸就了这场伟大胜利。图片展精妙地选取了两国战场最具标志性的历史瞬间,通过平行叙事,生动诠释了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的重大价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加林娜·库利科娃看来,珍贵图片再次印证,无论是中国抗日战争还是苏联卫国战争,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那段岁月里,中俄(苏)始终是命运共同体。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中俄友好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图片展吸引了俄罗斯国立管理大学等高校的学子参与,这让加林娜·库利科娃倍感欣慰。她说,“民心相通”是“俄中世代友好”的基石,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俄两国的友谊是在浴血奋战中铸就的。“我们要坚决捍卫历史真相,反对任何否认、歪曲、篡改历史的图谋和行径,让这份历经战火淬炼的友谊代代相传”。

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周盛阔向加林娜·库利科娃女士表达敬意并介绍山东有关情况

02/山东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活动现场,一幅幅历史图片将人们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坚持华北抗战的四大根据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单一省份为主体的根据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山东始终是中俄友好的积极参与者、务实合作的坚定推动者。

加林娜·库利科娃说,自己曾访问过山东,并留下了深刻印象。“山东山川秀美、人口众多、资源富饶,更孕育了无数杰出人才。从儒家先哲孔子到《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再到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等历代诗词大家,他们的著作在俄罗斯广为译介”。

加林娜·库利科娃坦言,身边有不少山东的好朋友,自己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关注山东的发展,这片土地上创造的奇迹正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我一辈子和中国在一起”,这是加林娜·库利科娃常说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加林娜·库利科娃一生的事业与中国紧密相连,足迹遍布中国各地。她说,难忘的不仅有山东的滨海胜景,河北雄安新区、北京通州等地都留下了美好回忆。

加林娜·库利科娃告诉闪电新闻·山东国际传播中心记者,2024年曾到访河北,雄安新区的发展让她感到震撼。“这座正在崛起的新城将成为中国未来的‘新典范’,并见证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当我看到规划蓝图和建筑模型时,就更加坚信这将是载入史册的世纪工程”。

加林娜·库利科娃说,无论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还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都在国际社会中凝聚了广泛共识。“中国今日的发展成就,同样激励着俄罗斯人民。我深信中国必将实现其伟大目标,正如俄罗斯也在奋勇前行”。

03/人文交流助力中俄友谊历久弥新

文化是沟通的桥梁。近年来,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和技术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加林娜·库利科娃介绍,以俄中友好协会为代表的民间力量,始终支持通过开展“中俄文化年”活动等深化双边关系。她透露,俄中友好协会除了推出电影节、艺术团演出等项目外,今年还将在俄罗斯坦波夫举办文化节,通过民间艺术促进民心相通,进一步夯实中俄社会民意基础。

数据显示,俄罗斯“汉语热”持续升温,中国在俄罗斯留学人员超过6万人。加林娜·库利科娃说,两国高校建立了多个校际联盟,共同开发合作项目——北京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在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打造中俄特色、开放合作的科普教育新平台。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的背景下,中俄始终携手前行、团结协作,推动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向前发展。“中俄两国人民是永远的好朋友,任何势力都无法撼动我们在共同抗击法西斯斗争中结下的伟大友谊”,加林娜·库利科娃说。

举手投足间透露着优雅温婉、言语交流中散发着友好和自信,今年90岁高龄的加林娜·库利科娃,自我介绍是一名“90后”——有精力、有能力继续为两国人民的相知相亲、中俄友谊的薪火相传不断奔走。在欣然接受记者视频专访时,她坚持选择站姿,以向和平事业作出牺牲与贡献的英雄们表达敬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