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六个行动·奋进锡林|锡林浩特:从电厂废料到光伏地基 一根管桩串起循环经济链

时间:2025-04-09 14:44:00

近日,锡林郭勒盟首家预制混凝土管桩建设项目在锡林浩特市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将昔日电厂废料转变为支撑绿色能源发展的“钢筋铁骨”,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走进锡林浩特市涌鑫集团中涌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大型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熟练且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经过泵送、离心、蒸养、拆模等生产环节,一根根由粉煤灰、沙石等材料制成的巨大光伏管桩从这里下线走向市场。这些预制混凝土管桩具有坚固、防腐、节能、施工便捷等特点,是沙漠、戈壁地带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桩型,是集中式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项目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锡林浩特市涌鑫集团中涌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建波:“项目开展前期我们先后前往了广州、上海、江苏、天津等先进地区进行了学习和考察,并且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的实验,成功将传统矿粉材料替换成粉煤灰,这样生产出来的管桩不仅承载能力强、抗裂性能高,而且每年还可以为地方消耗10万吨粉煤灰。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投资1.36亿元,目前,第一条预制混凝土管桩自动化生产线已投入使用,第二条生产线计划于5月底开工建设,11月份全部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生产400万米预制混凝土管桩,消纳粉煤灰10万吨,满足光伏新能源项目年装机量240万千瓦,不仅满足锡林浩特周边风光电基地建设需求,更将辐射京津冀新能源市场。

当火电厂的粉煤灰通过管桩生产重获新生,最终转化为新能源基建的耐久地基,这种从“单一消耗”到“循环利用”的绿色、创新发展模式,为传统产业发展探索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紧扣“双碳”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采取粉煤灰分选、建材生产、外运销售等方式推动粉煤灰源头减量化和资源化高效综合利用,为绿色能源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锡林浩特市将持续探索煤电固废综合利用新路径,提升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为全市社会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周佳伟 刘志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