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 | 探访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感受黄河文化
时间:2025-08-21 14:07:00
8月20日,“大河壮阔 亮丽北疆”全国党媒走近母亲河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媒体团来到包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公园位于包头市南部、黄河北岸,被美丽的小白河湿地怀抱,隶属于稀土高新区,总占地面积为52842平方米。

媒体团通过大屏幕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与文化。郭成 摄
公园包含文化广场、博物馆、观景塔等。文化广场通过地面铺装的肌理设计,打造出“几字弯”特色空间,弯曲延伸的道路象征着黄河包头段悠久的历史文化。广场西部的城墙型建筑,讲述了从汉代到民国年间包头黄河段两千多年的水运历史。广场上的实景群雕像展示了“水旱码头”和“走西口”的历史场景。

媒体团通过视频感受黄河的壮美奇观。郭成 摄
包头素有“水旱码头”之称。1875年(光绪元年),包头南海子官渡建成,水运更加畅通,成为重要的水码头。每年的清明到立冬是水运高峰,船筏川流不息,仅南海子码头过往的船筏就达千余只,年运货量高达50万吨。1923年,平绥铁路包头段通车,旱路变得畅通无阻。从此,包头成为水旱码头,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大动脉和内蒙古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博物馆是公园的核心建筑,面积8979平方米,共三层。建筑群高低起伏,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展现出大气沉稳的风格。博物馆有七大展厅,包括史前黄河厅、千面黄河厅、人文黄河厅、治理黄河厅、生态黄河厅、未来黄河厅等,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种展陈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黄河湿地的历史、现代和未来。展览结合了文化博物馆的人文属性与科学属性,重点展示黄河的生命史、包头湿地文化,借助裸眼3D技术、光电沙盘、沉浸式数字光影体验、艺术浮雕、AR/VR互动、沉浸式环幕影院、动态飞屏等多种创新技术手段,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唤起人们保护黄河的意识。

用相机记录精美文物。郭成 摄

土默特右旗面塑。郭成 摄

媒体团成员仔细欣赏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出土的文物。郭成 摄
媒体团成员漫步于展厅,边看边拍,中国兰州网新闻部副主任王槿湉说:“这里把黄河的自然变迁、文明演变,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等,通过最现代、最直接的方式展现了出来。如果想要了解黄河文化,一定要来这里。”(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 刘艳 郭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