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升学密钥遇见硬核技能:黄埔职校如何让优秀拼出两条新赛道
时间:2025-05-23 09:05:00

一所企业高管当"产业主任"、生产线模型作课堂教具的中职学校,长什么样?
作为广州制造业强区黄埔的职教标杆,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输送大批"零磨合"技术人才——在这里,部分课程中实操占比超六成,技能竞赛课题化身教学案例,中考450分以上学生通过职教赛道升入"双高"院校概率达95%,技能竞赛获奖者直通高职院校成常态……
今年9月,软硬件“提级换挡”的黄埔职校将以新面貌迎接学生们。记者采访发现,这里不仅孵化出了许多技术能手,更是让"被标签化"少年重拾自信的能量场。

企业生产线“搬”进校园
对黄埔职校来说,办中职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当前,黄埔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方兴未艾,生物医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形成极具优势,背靠于此,有着鲜明产业基因的职业教育,也就有了发展得天独厚的土壤。
引入企业“7S管理”标准,实训室对标生产车间,首创“专业群产业主任”制度,聘请企业高管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在黄埔职校,教学内容与产业动态始终同步,确保学生习得的是岗位真正所需技能。
在学校实训楼的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学生们正在老师指导下操控着机械臂。操控台上,机械臂摇头晃脑,在程序指挥下,完成搬运、预定轨迹行走等任务。专业课教师江钰慧介绍,学生需先在仿真实训室通过计算机模拟编程,熟练掌握机器人操作逻辑后,方能进入实体操作环节。在这里,学生的课堂“实操为主、理论为辅”,例如工业机器人课程中,4节实操搭配2节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江钰慧笑言:“他们一进实训室就活力十足。”

为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黄埔职校与广汽本田等企业深度合作,将真实生产场景融入教学。记者在现场看到,学校实训室配备微缩版汽车自动化生产线模型,学生练习的模拟涂胶、搬运等实际工序,实则源于广汽本田内部技能竞赛内容,也是企业岗位的核心需求。
“我们的学生进入黄埔区高新兴等企业实习后,因逻辑编程能力扎实,上手速度获企业高度评价。”江钰慧说,机电班学生虽非专攻机器人领域,但通过基础技能迁移,仍能快速胜任设备操作员等岗位。
记者获悉,当前,专业教师定期参与企业培训接待,与广汽本田等企业管理者直接对接,将行业最新标准反馈至课堂,这种双向交流持续推动课程内容迭代,确保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
数据显示,黄埔职校依托黄埔区“世界500强企业集聚”的区位优势,与高新兴、视源电子等高新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近年毕业生升学率稳步提升之余,对口就业质量也向好,部分学生进入高新兴、视源电子、广州数控、海尔集团、海格通信等名企。通过仿真教学夯实基础、真实场景锤炼技能、岗前培训衔接职场、校企共研反哺课堂,黄埔职校为智能制造领域输送了一批批“上手快、适应强”的技术人才。这种“把生产线变成教科书”的探索,也为产教融合提供更多范式。
近年来,黄埔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出台了如开展职教集团资金专项资金、年度考核等一系列政策供给,职教集团在中心校黄埔职校的统筹下,以多个市域产教融合体、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依托,积极探索中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如成效初显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国家)项目,该项目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教学环境、考核评价等与国际接轨,系统性本土化处理后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赋能于区域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新专业聚焦前沿领域,长学制试点升级
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始终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今年,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迎来专业布局的一大调整——以“产业同频、服务区域”为核心理念,学校推出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两大全新专业,同时深化“中高企长学制”试点,为考生提供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多元选择。
黄埔职校此次新增的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瞄准的正是低空经济与智慧物流风口。学校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陈锐告诉记者,学校此前调研发现,随着黄埔区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工业巡检等场景的应用需求激增。因此,通过开设新专业,将培养具备无人机操作、维护及智慧物流系统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对接区域内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
另一新增专业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则呼应了基层治理现代化与老龄化社会的双重需求。课程涵盖智慧社区服务、养老护理等内容,并与黄埔区街道、社区服务站及养老机构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社区治理升级注入新活力。
去年,广州市在多所中职试点五年长学制,这一模式在去年招生中备受考生和家长认可。今年,黄埔职校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应用三大专业入选“中高企长学制”试点,预计共招收150人,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两所高职院校及视睿电子、鑫广飞、广州数控等企业合作,推行“3+2”五年贯通培养(中职3年、高职2年),学生毕业可获中高职双证,也将大大提升入职合作企业的机会,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广州市教育局数据显示,2025年长学制招生规模扩大至600人,黄埔职校以3个试点专业数量居全市区属中职之首。该校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陈锐表示:“长学制不是简单的升学通道,而是技能培养的‘加强版’,学生从入学起即融入企业真实项目,技能与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升学有保障、技能有底气”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读中职?中职是普高录取分数“临界生”的优选吗?黄埔职校副校长梁炳新说:“在黄埔职校,中考分数高于450分的学生进入中职,三年后进双高院校的概率几乎100%!”梁炳新所言,正是中职“弯道超车”的一大优势。但在普通高中,这个分数是几乎不可能的。
当前,职业教育升学“天花板”已被打破,从中职、高职到本科,或从中职直接到本科,早已屡见不鲜。对中职生来说,无论是参加高职高考,还是进入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班,抑或是通过技能竞赛保送,升学道路多元且畅通。近些年,不少孩子正是从黄埔职校走出,不仅考上了公办本科院校,还在本科读书期间展露头角,生动诠释了何为“技能让人生出彩”。
黄埔职校2017级汽修专业学生陈宇曦就是其中的代表。在黄埔职校读书期间,他在广州市职业技能大赛中和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项里,凭借精湛技艺,屡获佳绩。2019年,因在新能源领域的突出表现,陈宇曦被广州市新能源校企合作协会授予优秀学生称号;2020年,他更是以广东省技能考核第一名的傲人成绩,成功考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本科车辆工程专业。
步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后,陈宇曦延续出色表现,在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赛事中,代表学校摘金夺银,表现亮眼。“感谢黄埔职校给我打下了扎实的技能基础,让我才能在以后的求学时光里厚积薄发。”陈宇曦认为,获益于中职阶段专业的技能学习,自己在未来竞争中反而多了一份“先发优势”,用行动证明“中职生也能在技术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当前,面对“普职分流”的家长焦虑,黄埔职校以“升学有保障、技能有底气”回应社会关切,通过构建“高职高考+长学制+中高职贯通+竞赛保送”多元升学路径,近四年来20余名学生通过技能竞赛或职教高考升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进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优质职校的更是数不胜数。

黄埔职校学生焊接电路板
“职业教育不是低配版普高,而是类型教育的特色赛道。”梁炳新强调,中考500分左右考生通过中职“技能+升学”路径,不仅能轻松升入深职大等优质高职,并在专业技能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而在学校招生就业中心主任姜卫军看来,中职以学习技术性知识为主,更强调技术技能培养,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实践操作,适合动手能力强、善于实践的学生。对偏科严重、但有自己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来说,中职的专业技能学习无疑成为升学的一块敲门砖。此外,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来说,中职较低的学费和资助政策,也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黄埔职校的金牌专业
随着中考季的来临,万千家庭再次面临重要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该如何取舍?作为深耕职业教育三十多年的教育专家,广州市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会会长杨志勇认为,“职普分流”实则是初中毕业生对教育类型的选择,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学习方式、升学路径、就业定位等都有其特征和优势,它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解决职普分流的‘焦虑’,就是要较准确地把握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适合的教育类型。”杨志勇说,近年来,黄埔职校在职教高考培养模式、服务现代产业的专业群建设、培养高素质“双师”创新团队等举措,为当前中职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解决升学与就业的局限性矛盾、高位推进内涵发展等提供了案例示范和引发了改革创新的思考。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一是近60年的办学历史沉淀和黄埔区教育局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二是中高企长学制、中高职三二分段、职教高考等人材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三是初步形成匹配区域现代产业的学校专业群格局;四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五是建立了较为健全的现代职业学校的冶理体系。
新环境蜕变:硬件升级,亦有人文关怀
今年6月,办学近60年的黄埔职校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学生——在现有建筑和办学场地基础上,学校新增了一栋食宿综合楼、一栋实训楼、一座体育馆和崭新的运动场;与其一墙之隔的黄埔区同仁学校校区也将划并黄埔职校,学生的活动场地将大大增加。

学校新楼效果图
“校园的更新改造,不仅展现了美,更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学校行政负责人韦忠平介绍,规划上充分结合了现状建筑与新建建筑的关系,结合地形地貌优势和当地气候的特点,布置了室外走廊、多个绿化中庭、室外公共活动平台、营造上下穿透的立体空间,学校设计的“风雨连廊”串起了学校各个建筑,学生廊内行走雨不沾襟,雨伞便可弃之不用,平添幸福感。可以说,连廊的设计既体现了设计的美感,又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校方介绍,优化后的整个学校由教学实训区、生活后勤区、文体活动区等三个功能区组成,三大功能区相互独立,互不干扰,有机相连——
教学实训区位于基地东南侧,包括教学楼和实训楼两大部分,与生活后勤区边界相连,缩短各自相互之间的距离,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朝向;生活后勤区位于基地北侧,包含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教师食堂等,与教学区和行政办公区相连,方便学生课后就餐,届时,食堂可同时容纳2400个学生,宿舍可容纳2330个学生,满足所有学生的住宿需求;文体活动区位于基地的西侧,与教学实训区与生活后勤区适当隔离,独立便捷,与其他区域互不干扰。
而更难能可贵的是,学校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能量场。事实上,很多学生在走进黄埔职校前,因被贴上"成绩中下游"的标签,而成为初中老师眼中的“边缘群体”,往往存在自卑、冷漠等心理问题,但在黄埔职校的支持、鼓励之下,在丰富的社团活动和同伴交往中,渐渐开启人生新赛道,通过多元化发展,实现自我蜕变。
"初中老师总用中职校风差激励我们,但真正入学后发现完全不一样。"现在就读于黄埔职校电商专业的卢雅萍坦言,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晨跑、晚自习、课堂纪律等规范严格,"和普高同学交流发现,他们学业压力大,我们管理同样严谨"。另一名学生卓欣怡则告诉记者,相较于初中时因成绩不佳"被边缘化",中职老师更注重发掘个体潜能,"像重新获得关注,有了从头再来的勇气"。
如今的卢雅萍,既是黄埔职校学生会主席,也是班长,她说:“在黄埔职校的经历让我完成了从执行者到领导者的蜕变。多重角色淬炼出卓越的组织协调和战略沟通能力,使我的领导力与抗压力实现质的飞跃。”
"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成为该校育人特色。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邓以琼介绍,学校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搭建无人机、无线电测向、演讲、书法、绘画、专业技能等30余个社团平台,让那些曾被传统教育评价体系遮蔽的光芒得以显现。
志愿填报指南
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有多个批次,黄埔职校在不同批次有不同招生专业,今年有5个三二分段班、3个长学制班和2个省重点专业班,在第一批次的“中职三二分段及省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类别中填报,需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是;第四批次是中职学校其他(剩余)招生专业,可填报6个学校志愿,每校可填报6个专业,也需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建议服从调剂。考虑分数和专业调剂:黄埔职校录取遵循志愿优先原则,直到招生名额报满。若成绩不是特别突出,建议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中选“是”,增加被录取机会,否则若所填专业未投档成功,可能直接跳到下一志愿。
关注招生代码和联系方式:黄埔职校学校代码为市12205、省8800099。如有疑问,可拨打招生咨询电话020-82214255、020-82118808,或加入招生咨询QQ群546211040了解详情。

2025年5月23日《羊城晚报》T16版报道
文 | 崔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