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打破传统诊疗“天花板”,这些创新成果重塑健康未来
时间:2025-07-28 11:15:00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7月26日报道:“滴水湖发现2位落水者,请迅速组织人员实施急救……”随着指令下达,一场紧张有序的水陆空联合救援演练在滴水湖水域展开。为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构建多方联动的高效应急体系,今天,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联合浦东新区临港消防救援大队及上海浦东新区蒲公英应急救援保障服务中心,在滴水湖开展“滴水湖畔·生命守护”水陆空协同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现场,各工作组闻令而动,无人机率先升空锁定“落水者”位置,消防救援人员驾驶水陆两栖车朝着“落水者”所在方位快速挺进,紧急医疗救援队携带便携式除颤仪(AED)、急救药箱、固定板等专业装备迅速赶赴现场,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通过“模拟落水、事故应急响应、现场侦察与搜救、岸上医疗处置、伤员转运以及现场管控与协作”全流程实战演练,完整呈现了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的标准化操作流程。本次演练从空中侦察到水面救援,从急救处置到伤员转运,各环节衔接流畅、配合默契,充分展现了“水陆空联动”立体救援模式的高效性与协同性。应急救援演练结束后,市六医院紧急医疗救援队随即开展实战化体能训练。通过环滴水湖14.6公里徒步拉练,进一步锤炼队员的意志及体能素质,保障在复杂环境下的持续作战能力。从去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上应急救援医疗队的成立,首次航空医疗救援演练的成功,再到如今水陆空联合救援演练的举行,医院不断完善快速救援体系,大力提升救援能级。据悉,市六医院作为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已组建一支由骨科、急诊医学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等科室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组成的80人的专业化、标准化、实战化救援队伍,依托医院多学科优势,构建“平战结合”的应急救援体系。对此,市六医院党委书记马昕表示,多一种技能,多一条通道,多一份保障。此次水陆空协同救援演练通过消防、医疗、社会救援三方协作,重点锤炼了水域救援的快速响应、专业处置和多方协同能力,显著提升了复杂环境下联合应对突发水上事件的实战水平,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提供坚实的医疗保障。近年来,市六医院通过多场景演练和常态化拉练持续提升综合救援能力。未来,医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建设安全可靠韧性城市”的部署要求,坚持实战导向,深化多方联动机制,依托多学科优势,探索5G+智慧急救、无人机医疗投送等创新模式,推动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向“全覆盖、立体化、高水平”迈进,为守护超大城市安全韧性贡献专业力量。2025-07-26 17:37:07东方网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打破传统诊疗“天花板”,这些创新成果重塑健康未来
https://nw.eastday.com/bjzx/20250726/9a799967e687447a85e2cd48fd2aa1fa.html东方网记者柏可林7月26日报道:“有位33岁的中国患者因肺炎在急诊拍胸部平扫CT影像,AI模型准确提示存在胰腺肿瘤。病理分析证实,该患者的确患有尚不具备转移能力的原位癌,经手术切除可完全治愈。”这个由达摩院医疗AI实验室分享的案例,充分体现了AI筛查的价值。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在医疗科技领域,共有30余项医疗与健康技术和产品参展,AI与医疗的深度碰撞正重塑健康未来。“平扫CT+AI”多病早筛,对病变早发现早干预大会上,阿里达摩院发布“平扫CT+AI”多病早筛Agent。据介绍,“平扫CT+AI”技术路线是基于门诊和体检大量使用的平扫CT影像,利用AI识别人眼难以发现或容易忽略的病变。这种高可及、低成本的新方法,可有效筛查威胁人类健康的多种主要癌症。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可以通过早发现、早干预来治愈。而这套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和临床解决方案能够对多种高发肿瘤、重大慢性疾病以及神经退化性疾病,进行AI智能筛查、精准诊断、治疗方案预后优化、病人跟踪随访。据悉,达摩院近期已与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全球合作网络现已覆盖9个国家和地区,为2000万人次提供AI多癌早筛服务。急危重症专科智能体,有望大幅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急危重症临床实践中,三大核心矛盾长期制约医疗效率与质量提升:一是信息孤岛困局,二是资源配置失衡,三是流程协同壁垒。本届大会上,蓝想数科发布“数字孪生临床医疗暨LAN-AI Agents急危重症专科智能体”,构建了新一代急诊中心、手术中心和重症中心三大AI医疗专科智能体,将有效推动医院急诊、手术、重症等高复杂度场景的智能化变革。据介绍,该智能体通过多模态医学数据融合与临床智能辅助决策技术,为医院急危重症救治提供“时间敏感型”智能解决方案,并且已在上海申康医联体某医院急救中心获得了临床实证:某严重创伤患者从入院到手术的时间缩短了约10分钟。智能体通过打通120急救平台、急诊信息平台、影像PACS等七大系统,构建起“上车即入院”的无缝衔接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业内专家指认为,当智能体实现从“辅助决策”到“全链协同”的跨越,医疗资源配置将突破时空限制。智能音乐疗愈舱,实时生成个性化“音乐处方”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焦虑症患者已达3.01亿,而AI与音乐疗愈的结合已成为心理健康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音乐学院推出了“‘WFS+AI’智能音乐疗愈舱”。实验室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生理信号监测和AI音乐生成的定制化音乐疗愈系统,体验者可通过脑电波实时反馈、个性化量表评估、面部表情识别等多维特征数据,实时生成个性化的“音乐处方”。据介绍,疗愈舱中所有交互式声音数据基于对象地数字化技术,通过智能化计算,实时生成个性化的声学环境,使体验者如同置身于广阔的虚拟现实声景音疗之中。这一创新技术不仅为音乐疗愈开辟了新的方向与各个应用场景,还为未来智能化、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无限可能,推动音乐疗愈行业发展的科技化和个性化进程。 大会现场,还有众多企业与机构带来了多元化解决方案与创新产品。例如,蚂蚁集团的“AI健康管家”能提供找医生、读报告、陪看诊、问医保、管健康等30多项服务;纽洛斯人工智能的健康智能魔镜,可以30秒钟面部扫描提供生命体征和健康风险评估;智慧眼的砭石AI中医四诊仪,能三分钟快速完成体质辨识与个性化健康干预;深圳赛博格机器人的类人仿生灵巧手,可远程操作实验设备或用于医学生手术训练。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汇聚了全球智慧与创新成果,AI以大模型、多智能体等技术形态加速重构医疗产业版图,技术革新正为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注入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共谱AI赋能医疗普惠民生的时代新篇章。2025-07-26 17:36:07东方网1开源还是闭源?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听科技巨头激辩AI未来
https://nw.eastday.com/bjzx/20250726/10fbf084a7eb443faacdcca77207d19e.html东方网记者王佳妮7月26日报道:“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往由少数几家公司控制的未来,另一条路则通往一个由更多人赋能、更民主的未来。” Hugging Face 联合创始人兼CEO 克莱门特·德兰吉曾这样评价A技术的“开源与闭源”之争。在今天上午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关于AI大模型的“开源与闭源”之争再次成为焦点话题之一。来自全球的科技领袖、企业家和学者就此展开深入探讨,不同的技术路径选择,正深刻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进程、产业生态构建乃至全球竞争格局。 效率与生态:两种路线的价值博弈 开源与闭源,并非简单的对立,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哲学。 “闭源”通常被视为一条更直接的商业化路径。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在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指出,同等参数规模下,闭源模型在能力上往往优于开源模型。开源模型若想追平能力,则需要更大的参数,这意味着更高的推理成本和更慢的反应速度。“当你处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需要让业务效率比同行更高、成本比同行更低,这时,商业化的闭源模型是最能打的。” 而开源,则是一条旨在繁荣整个技术生态的道路。今年年初,DeepSeek凭借出色的成本效益、惊人的推理速度以及开源生态,迅速超越OpenAI的ChatGPT,成功登顶苹果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重塑开全球AI格局。 正如智谱AI CEO张鹏所言:“技术生态就像生物圈一样,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多样性。”阿里云首席技术官(CTO)周靖人也表示,只有真正从心底去拥抱开放的生态,去促进开发者社区的发展,才能将技术融入到各行各业,最终帮助整个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今天AI的发展,一定不是由一家公司完成的。不管谁有最强的模型,如果没有开放的技术和经验,是无法在各项应用场景中落地的。” 格局与互信:中美模型的路径分野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开源与闭源的选择正在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分野。 在今天上午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与港科大校董会主席沈向洋的对话中指出,目前中国领先的AI模型多是开源或开放权重的,而美国领先的模型则几乎都是闭源的。 这种分歧不仅是技术路线的差异,更牵动着全球合作的神经。施密特在对话中强调,开源生态是技术普惠的关键路径,他个人会“更偏好开源模式”,因为开源有助于实现“全球即时共享创新成果”,也为不同国家之间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帮助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并构建互信机制。但他也敏锐地指出了“开源技术需在开放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考虑是否做出一些灵活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取消。这种灵活性也许能为开源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施密特同时呼吁,中美双方的研究人员需要加强交流与对话,建立信任,共同应对“超级智能”等未来挑战。 普惠与安全:AI终局的共同愿景 面对AI强大的能力,市场普遍担忧“是否会被一家或几家巨头垄断”。然而,多位参会者的观点驱散了这一疑虑。 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主论坛上指出,AI领域注定将有多个玩家并存。他给出了三点理由:首先,不同公司的价值观决定了其模型的独特性;其次,AI正从单一模型竞争走向多模型、多工具协同的系统竞争,削弱了单模型的绝对优势;最后,开源模型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为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 “AI的未来并非一家独大,普惠终将成为现实。”nbsp;闫俊杰表示,随着竞争加剧和技术多样化,AI的使用成本必然会持续下降,变得更加可控。 主论坛上,图灵奖得主、诺奖得主、素有“AI教父”之称的杰弗里·辛顿虽未在发言中讨论“开源闭源之争”,但他从安全治理的角度呼吁全球合作,建立国际性的人工智能安全研究社群。这恰恰印证了一个共识:无论是开源还是闭源,确保AI安全、可控、向善发展,是所有参与者都无法回避的终极议题。这场路线之争的最终答案,或许就隐藏在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之中。 2025-07-26 17:34:55 东方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