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飞鸿论局丨提升祭扫群众体验感,优化预约才是“更优解”

时间:2025-04-06 22:13:00

又是一年清明季。带着对亲人的思念,不少市民陆续走进墓园祭扫。根据《小强热线》栏目的调查,在各方面全力保障下,清明节期间,佛山殡葬服务场所整体秩序良好。但由于祭扫人流量实在太大,佛山市殡仪馆等重点场所在高峰期非常繁忙,停车场半小时内无法接待新车辆,客流也超过了接待能力,需要花较多时间等待祭祀桌。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春 摄

清明祭祖是传统美德,但人群在小空间里集中扎堆,确实对重点祭扫场所的服务保障、安全管理、群众体验带来较大挑战。因此,佛山市殡仪馆及各区墓园都在倡导错峰祭扫、绿色出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除了这些措施,还有更优解吗?

实行更加科学、高效、合理的预约制,或许是务实的选择。

其实,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如广州、杭州,东莞市殡仪馆和部分公墓,今年都实行了预约祭扫。以广州主要的祭拜场所银河革命公墓为例,存放的骨灰数量庞大,但多了预约这个环节后,秩序明显更加井然了。

“不约而至”看起来很美,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人流车流爆发式增长影响体验,人群拥挤存在安全风险。在祭扫高峰期,预约不是完美的,但无疑是更合理的。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春 摄

预约,能找到祭扫需求和人流车流承载量的平衡点。广州等地实行预约祭扫的实践表明,通过预约错峰出行,祭扫群众能有效减少排队时间,体验更加舒适从容,也让生活更有规划;对殡葬服务场所来说,也能有效统筹和调节社会资源,卫生保洁、安全管理等服务保障更加到位。

可以说,预约制是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构建良好公共秩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春 摄

预约制和人性化服务并不冲突。有人担心,预约制对老年人等不擅长互联网操作的群体不友好,可以针对老年人开设现场预约通道。细化措施,增加包容性,预约就不会只是冷冰冰的数字技术,而是有温度的服务升级。

预约制不是“一刀切”,可以按需切换预约和免预约模式。对未出现“供不应求”情况的墓园,实行预约确实意义不大。对会出现群众扎堆的高峰时段、重点祭扫场所,实行预约制则是行之有效的,也很有必要。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优化调整预约制度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做到有的放矢、张弛有度,就能精准满足各类需求,促进管理服务水平提升。

此外,预约制不能“一约了之”,甚至成为工作人员偷懒怠惰的“挡箭牌”。预约制在看病挂号、景点旅游等领域已实行多年,想要发挥好效果,关键是有关单位机构更加主动作为,在完善服务配套、合理调配资源上下更大功夫,使这项便民服务更人性化、更具操作性。比如,面对交通拥堵、停车紧张问题,在对墓园停车服务进行预约的同时,就要增加更多公共交通运力供给,强化接驳服务,有效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正视群众的期待,探索有弹性、能包容、有作为的预约制,让市民群众在预约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更多的尊重,对预约祭扫的接受度自然会越来越高。

服务提升没有止境。要不要预约,怎么预约,最主要的判断标准,是如何把最大的方便让给群众,最终为的是改进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在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上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努力找到“更优解”,是有关方面应有的自我加压。

文字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刘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