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录 >

《菜根谭》经典语录9句,每一句都值得细细品味

时间:2024-11-18 08:32:46

1

真不离幻,雅不离俗

金自矿出, 玉从石生,非幻无以来真。道得酒中,仙遇花里,虽雅不能离俗。

【译文】黄金从矿山中挖出,美玉从石头中产生,可见不经过幻变就不能得到真 悟。道从杯酒中悟出,仙也许能在声色场或繁花丛中遇见,可见脱离俗世便 不能产生雅事。

【评语】 这段话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说雅的东西并不能脱离它产生的环境,就像一个人不是天生就是一个高雅之士,很可能在俗的环境里成长,关 键是以后的磨练,人格的升华。

另一方面,是说雅的东西是不断修炼锻炼而来,像矿砂不经冶炼不就能成为黄金,矿石不经琢磨不能成为美玉,同理人 不经过历练也不能成为完人。但是黄金所以能成为黄金,美玉所以能成为美 玉,是因为在先天上都具有黄金和美玉的本质。而要成为一个道德深厚的高 雅之士更离不开磨练,应该逐渐发现本性中的良知而使之光大。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2

真诚为人,圆转涉世

咋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活机趣,便是 个木人,处处有碍。

【译文】 做人没有一点真情实意,就会变成一个一无所有花子,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踏实;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如果不懂得一点灵活应变的情趣,就像是一 个没有生命的木头人,不论做任何事都会到处碰壁。

【评语】 华而不实的人可能会给人一个生动的印象,但决不会长久。心地诚善的人或许不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信任感到诚善之中就越来越强。做事如果不诚恳,对方总认为你滑头滑脑,就不敢跟你一起做出任何重大决断,这样你就什么事也无法进行,当然也就谈不到创任何大 事业,到头来必将一事无成。

即就是在相互倾轧的生意场中也讨厌一褪子买 卖的人。“诚信”是个首要原则,当然诚而善只是基础,办事还须灵活,尤其实具体事物应有变通之法。待人上更要有人情味和幽默感,往往很严肃很尴尬的事,由于当事人富有幽默感,说上几句很逗趣的话,大家哈哈一笑, 事情也办通了。有的事这样办不行换个方式就行,此时不行换个时间就成。 尤其是现代社会,既要讲做人原则,也要求办事效率。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

3

躁极则昏,静极则明

时当喧杂,则平日所记忆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宁,则夙昔所遗忘者, 又恍尔现前。可见静躁稍分,昏明顿异也。

【译文】 每当周围环境喧器杂乱使心情浮躁时,平日所记忆的事物,就会忘得一千二净每当。周围环境安静使心神平和时,以前所遗忘的事物又会忽然浮现 在眼前。可见浮涤和宁静只要有一点点的区分,那么昏暗和明朗就会通然不 同。

【评语】 有句俗话叫“心静自然冰”,对于一个人的心态调整来讲同样适用。在嘈杂的齐境中,人的情绪易受波动,脑子不太清明。这时就需要调节自己。 心情平静,精神自然集中。所以,人应当不以物喜, 木以己悲,不可拂意则忧,匝意则喜,志得则扬,志阻则馁,七情交逞,此 心何时安宁?木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无以成就事业的。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

4

在世出世,真空不空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酋如何发忖?在世了世,徇欲 是苦,绝欲亦是若,听吾侪善自修待!

【译文】 不受任何事物的迷惑保留一片纯真,心中却无示排除所有物象。执拗于某种形象虽然不能得到其理,不可破除所有形象仍然不能得到真理。请问佛如何解释?置身于世又想超脱世俗,拚命追求物欲是痛苦,断绝一切欲望也皋痛苦,如何应付痛苦只凭自己的修行了。”

【评语】这里包含了一个很明显的辨证道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事 都不是绝对如此而不存在变化。放纵人欲固然是一种大苦恼,不过灭绝人欲 也未曾不是苦恼。置身火焰之中就会被烧死,但是如果完全跟火焰隔绝就会 被冻死,所中对火最好是不即不离善加运用。

同理,假如从人欲陷入着相, 那弃绝人欲就会堕入杖相,两方都不免于苦恼,所以最好是不陷不弃不着不破,努力修持,由浅入深。这里不去考究深奥的佛理,仅从做人待世的角度 来看,出世和入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不应绝对化,行事不宜走极端。

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5

栽花种竹,心境无我

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主。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 白衣童子。

【译文】 物质的欲望要减少到最低限度,每天种些花栽些竹,把世间烦恼者交还乌有先生。脑海中了无烦恼没有什么可以忘记的东西,每天都面对着佛坛烧香提水烹茶,不问白衣童子为谁送酒而进入忘我境界。

【评语】无为、修省并不是和世事绝缘。做事不宜提倡形式主义,关键是思想上 要达到忘我之境。栽花种竹、焚香煮若、闲云野鹤的生活可以忘我,可以隔去人世间许多烦恼。谈书论道潜心研究学问,也可使一个人完全进入忘我状 态,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人之忘我境界,不 能以形式而论,要从本质上看。

6

云中世界,静里乾坤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 静里乾坤。

【译文】 当你正在竹篱笆外面欣赏林泉之胜,忽然传来一声鸡鸣狗叫,就宛如置身于一个虚无缥缈的快乐神话世界之中,当你正静坐在书房里面读书,忽然 听到蝉鸣鸦啼,你就全体会到宁静中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天地。

【评语】 这段话表明了文人雅士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却是一番参禅悟道的功夫。几声“大吠鸡鸣”惊醒了静坐在书斋中的主人,这就是从“无我”境界进入“有我”境界的契机;然而“蟑吟鸦噪”影 响不了静坐中的道人,这是从“有我”境界回到无我境界的玄机。

因为不论就佛道那一教的思想而言,凡是正在参禅静坐中的人,他那种在宁静中所培养出的灵智,足可以和蝉鸦交谈作心灵感应。在有我到无我,到有我的反复过程中,静生悟道的人通过心灵的感应来体现本我。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7

云去月现,尘拂镜明

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 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译文】 没有被风吹起波浪的水面自然是平静的,没有被尘土掩盖的镜子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类的心灵根本无须去刻意清洗,只要除 去心中的邪念,那平静明亮的心灵自然会出现;日常生活的乐趣也根本不必 刻意追求,只要排除内心烦恼,那么快乐幸福自然会呈现。

【评语】 儒家思想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王阳明说“良知”,“大学”一书中说“明德”。只要排除善良本性中的杂念和邪恶思想,人的心地就会大放光明晋照世间,只要这种善良的本性不受杂念困扰,人的日常生活自然就会快乐,根本不必主动去追求。主张人类的一切痛苦烦恼都是出自邪恶的杂念, 而这种邪恶杂念多半出自庸人自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人当然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生存,保持内心绝对纯洁。但如何对待外界的干扰,怎 样认识客观世界的变化,是与主观认识水平的高低和自己的修养学识相联系 的。排除了私心杂念,以便保持一种高尚的追求,人在事业中就可以保持一 种愉快的心情,精神状态也会饱满。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8

月盈则亏,履满者戒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粒漫,便成恶境矣。履盈满 者,宜思之。

【译文】 赏花卉以含苞待放时为最美,喝洒以喝到略带醉章为适宜。这种花半开和酒半醉含有权高妙的境界。反之花已盛开酒已烂醉,那不但大煞风景而且 也活受罪。所以事业已经到、巅峰阶段的人,最好能深思一下这两句记的真 义。

【评语】 做人做事要适可而止,天道忌盈,人事忌满,月盈则亏, 花开则谢、这些虽然是出于天理循环,实际上也是处事的盈 亏之道。事业达于一半时,一切皆是生机向上的状态,那时足以品味成功的喜悦。事业达于顶峰时,就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只有如此才能持盈保泰,永享幸福。

否极,物极必反,就像喝酒喝到烂醉如泥,就会使畅饮变成受罪。有些人就上演了使后人复哀后人的悲剧。往往事业初创时大家小心谨慎。而到成功之时,不仅骄奢之心来了,夺权争利之事也多了。所以每个欲有作为的人都应记住“月盈则志,履满者戒”的道理。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9

欲望尊卑,贪争无二

烈士让千乖,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 乞人号饔飨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译文】 一个重视道义的人,能把千乘大国拱手让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连一文钱也要争抢。就人的品德来说真是有天壤之别,而喜欢沽名钓誉和一个贪 得无厌的人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当皇帝治理的是国家,当乞丐为的是讨 一日三餐,就地位而言确实有天壤之别,但是当皇帝的苦思真想和当乞弓的 哀声乞讨,其痛苦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

【评语】 每个人处的位子不同,面临的矛盾不一样。一个为一日三餐而忙碌的人,无暇顾及也无法想像一个富商蹦顿饭吃什么,而一个富人认为是很简陋的东西对贫穷者来讲可能还是好东西。

贫富有差距,但忙碌却是一样的。富商所愁的是资金怎样周转,所担心的是公司的把衰。穷人痛苦,所愁的是一日三餐的有无,两者苦的性质与程度在这个意义上讲完全相同。

同理 好名之人跟好利之人,表面观之似乎好名之人品质较高,其实两者本质完全相同。孟子说:“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人各有痛苦,追求有追求的失落,富贵有富贵的难处,安贫有安贫的烦恼。 去掉私心杂念,保持平衡宁静,确非易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