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并购和收购(什么是企业并购?)
时间:2025-01-20 02:09:05
一、相关概念
(一)企业并购
国际上通常认为并购包含兼并以及收购两项内容,即一家独立企业以现金等经济实质交换、取得另一独立企业部分或全部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权。
从而由多个法人变为一个法人的行为及过程。
目前根据并购规模和并购数量增长的数据以及现实情况来看。
并购已经是众多企业快速整合外部资源、突破行业壁垒、技术壁垒等多重壁垒、抢占市场份额、实现迅猛发展的首选。
通常而言并购都是相对强势方针对相对弱势一方发起的并购。
并购的分类方式有多种,可以分为现金、股份和债务并购;
也可以分为善意、恶意并购;还可以分为横向、纵向以及混合并购。
(二)并购绩效
在并购发生并经过整合之后,并购方初衷实现的情况及协同效应产生等情况即可称之为并购绩效。
如生产效率是否提高、企业价值是否增加、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并购动因是否达到、未来预期发展能力是否增强、品牌效应是否得到进一步提升、供应链及销货渠道是否拓宽、并购后是否能促进企业在某一板块或者领域的迅速发展等,这些都属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的范围。
总而言之,并购绩效囊括了企业方方面面的内容,衡量的不仅仅只是企业的财务绩效,更包含了企业非财务部分的绩效。
二、并购动因理论基础
关于企业的并购动因通常不会只涉及到一种理论,企业并购活动往往是基于好几种理论的并购行为。
认为此次并购活动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种并购动因理论:
(一)协同效应理论
学者们常用“1+1>2”来很好地诠释协同效应理论的概念,协同效应指的是独立企业内部通过不同部门、不同环节、不同业务之间合作产生的整体效应。
或者是并购完成后的并购方产生的诸如品牌效应、净现金流量或者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效益相比并购前分别两个个体时预期效应高。
对其分类可以划分为内部与外部协同。
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据并购效率动因,划分为经营、管理和财务协同。
经营协同指的是并购后带来了企业生产的改善或者经营效率方面的提高等。
比如说实现了规模经济,降低了产品成本、交易费用,形成了优势互补、获取了市场垄断等;
管理协同是指并购活动给企业带来的在管理活动和效率上的提升。
从本质上来说是双方管理等资源在企业间的相互转移、是管理能力等在并购方与被并购方之间的有效整合与提高。
甚至伴随着新的管理效率的产生与企业整体管理效率的实质性改善;
财务协同指的是通过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以达到财务能力提高的最终目标。
目前来说我国很多企业的并购很大程度上都有为了实现并购协同效应的初衷,且协同效应可以说是其他并购动因理论的基础和归宿。
(二)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是为实现获取市场份额、增加获利机会或者是为了达到支配市场形成垄断等目的。
这是由于通过并购削减了市场中竞争者数量,同时扩大了企业规模、提高了市场份额。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也就是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
通常在企业想快速进入并占领某一新行业、扩大外部市场或者欲短时间内取得某种资产等情况时,为了降低风险、巩固企业地位与减少外部竞争压力,往往采取并购来形成垄断等局面。
另外,在市场需求下降导致企业产能过剩时为了巩固和维护自身有利地位、在法律变得更加严格使以前企业间的合法交易等变成非法状况时为了使交易合法化。
在如今全球化经济时代抵御外资企业等的冲击与渗透,企业间想通过“抱团取暖”的方式来达到对抗的目标等几种情况下的企业并购常常是出于获取市场势力的动因。
(三)多元化经营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指的是企业为达到分散、减少不确定性经营等风险采取并购手段以寻求多元化经营等。
从一方面来说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多元化经营也是希望多发展能使企业盈利的项目、寻求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
另外该理论认为“鸡蛋不应该放在一个篮子里”,应该将企业资本分散在不同行业或者产品上。
避免由于企业单个产品或者产业亏损带来的风险对企业整体造成较大的或者不可逆的影响。
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对员工和管理层造成较大的威胁。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为了员工和管理层能够获得安全感。
更何况现如今经济发展迅猛的情况下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发展趋势。
在一个产业处于衰退期或者属于“夕阳产业”时企业需要寻求新的出路或提前做好谋划及战略部署。
于是采取并购的方式达到多元化经营来提高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和生命力。
总的来说,目前多元化经营理论是并购动因中极为常见的一种。
(四)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并购是企业为了减少或避免交易的费用而发生的。
例如企业为了以更低的成本更加快速地获取某种市场信息或者某种资源。
以节约在商品信息搜寻的成本、节约交易对象价格的成本、节省谈判、讨价还价等成本或者是为节省在获取供应链、渠道、交易违约当中等的成本。
通过并购能把不属于企业内部的资源或者原本属于竞争当中的、违约当中的、买卖当中的资源转换成有利于企业的内部资源。
这种企业与企业之间资源的调整可以使并购双方形成互补并大幅度降低交易的成本。
从某种层面看,该理论的出现与企业在市场上交易难的问题有关。
三、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一)传统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对于并购绩效的评价以往学者们常用方法有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EVA,因此对这3种方法做简要介绍。
会计研究法是指用通过过去的财务数据计算得出的会计指标,对企业在并购前与并购后一段时间的变化来判定某个事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此种传统的并购绩效评价方法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来分析企业的并购绩效但不够全面且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这种方法只能研究并购方在并购后的财务绩效,且易使企业为了财务指标数据美观做出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短期行为。
而并购活动通常是基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考量,并且很多时候更多的是基于非财务层面的考量或者是对财务与非财务层面相结合的考虑。
而不是单纯的财务层面的绩效所能衡量的。
事件研究法起源于发达国家,指的是在假定股票市场有效的前提下,研究当某个事件发生时,股价实际收益偏离假设预期收益程度的一种统计研究方法。
常被用来判断发生并购事件后并购方是否产生了异常收益率,从而进一步判断该并购在并购完成后的表现为利好还是不好。
虽然该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能够被较好运用。
但是在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并不太适合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去衡量企业的并购绩效。
就目前来说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健全,股民很多时候并非理性经济人,加之信息的不对称性等各种原因,使得我国的资本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
很多时候企业的股价受很多非正常或者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导致股价并不能完全公允地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企业价值被严重低估或者高估的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此种方法在我国并购绩效研究中通常只适合做辅助性参考而不能够作为主要方法。